当前位置:小百通网>问答百科>

乌灵参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

人气:231℃/时间:2024-02-09 18:27:29

乌灵参喜欢温暖向阳的环境,主要分布在土层深厚处或者是河堤土坡上土栖白蚁遗弃的菌圃腔内,分布于我国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  乌灵参的生长环境较为特殊,不是生长在地下,也不长在草丛里,而是生长在黑翅土白蚁废弃的巢穴中,十分的稀少,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以及收藏价值,主要产自四川和云南等山村地区,整体乌黑,形如无患子的果实核或地瓜,生长在海拔600-1000米山区。

  乌灵参的孢子温度22-28℃萌发,菌丝温度18-35℃生长,温度为25-30℃时生长最迅速,子实体在18-26℃时分化生长,并且能长出孢子,段木含水量在百分之五十五左右,土壤含水量大约百分之二十左右,生长坡度在10-35度的山地砂性土壤最适宜。

《2》

、生长特征

乌灵参呈乌黑状态,形如无患子的果实核或地瓜,野生乌灵参生长在海拔600-1000m山区的干燥、向阳山坡上的马尾松、黄山松、赤松、云南松、黑松等树种根际。

2、生长环境

乌灵参的孢子温度22-28℃萌发,菌丝温度18-35℃生长,温度为25-30℃时生长最迅速,子实体在18-26℃时分化生长,并且能够产生孢子。段木含水量在50%-60%之间,土壤含水量大约20%左右,生长坡度在10°-35°的山地砂性土壤最适宜,如果昼夜的温差较大的话,更加有利于乌灵参的生长。

2、栽培技术

乌灵参可用段木、树蔸及松针栽培,但是目前仍然是以段木栽培为主。

选直径大约10-45cm的中龄松树,砍伐后每隔3-7cm相间纵削3cm宽的树皮,深入木质5cm,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后,截长65-85cm的节段,置于通风向阳处,“井”字形堆垛备用。选择背风向阳、微酸偏砂的坡地,挖直径90cm、深50-65cm的穴,距离上下为33cm,左右17cm,四周挖好排水沟后取木段3-5根,分层置于穴中。

用76%的松木屑、22%的麸皮、1%的蔗糖及石膏,装65%的水到广口瓶,灭菌后接入分离的纯菌种,在25-28℃的条件下培养15天左右,翻转广口瓶后在22-24℃下再培养15天左右,为菌丝引。早春3-4月份用菌丝引接种,选择晴天将穴中的细木段削尖,插到栽培的瓶子中,粗木段靠在周围,覆土厚3cm。

3、田间管理

结参期常在地面出现裂缝,应及时补土填缝,黑翅白蚁常蛀食松木段。

防治方法:选苓场时应避开蚁源,挖地时注意清除腐烂树根,或者在苓场周围设诱杀坑,埋入松木或蔗渣后将白蚁诱于坑中,即可捕杀之。同时还可以引进白蚁的天敌蚀蚁菌,白蚁群中只要有一只染病,全巢都会感染,灭蚁率达100%。

  • 字典|词典|成语|诗词|美文|谜语|问答
    ©2024 小百通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手机版/电脑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