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百通网>诗词名句>

秋闺思

[唐] 张仲素/219℃/2024-06-29

【秋闺思其一】

碧窗斜月蔼深晖,愁听寒螀泪湿衣。

梦里分明见关塞,不知何路向金微。

【秋闺思其二】

秋天一夜静无云,断续鸿声到晓闻,

欲寄征衣问消息,居延城外又移军。

注释

⑴碧窗斜月:一作“碧窗斜日”。

⑵螀(jiāng浆):蝉类。寒螀,寒蝉。

赏析/鉴赏

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,接着写她的梦境,乃倒装写法。

她一觉醒来,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,环境如此清幽,心头却无比寂寞,更有那秋虫悲鸣,催人泪下;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。

刚才在梦里,分明地见到关塞了。那“关塞”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。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。她不由大喜,立刻想到:快,去找金微山。可是,前路漫漫,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。一急,就此醒来。金微山,即今阿尔泰山,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。

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,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。

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,一夜未眠。她看到夜静无云,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。鸿雁,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,因此,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,但不知寄到哪儿去。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(在今新疆),谁料想,如今那儿又在移军。真叫人愁绪万端,寝食不安。

初、盛唐时,国力强盛。诗歌里洋溢着高昂、乐观情调。中唐诗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。就这两首诗而论,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,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。

从风格方面来看,盛唐气象,往往贵在雄浑,一气呵成。而中晚唐作品则讲究用意用笔的曲折,以耐人寻味见长。像这二首中,“梦里”句是一折,“不知”,又是一折,如此回环曲折,方将思妇的心情极细致地表达出来。“居延城外”句亦是曲折的写法,出乎读者意料之外。但如此一转,便加深了主题,丰富了内涵。

<上一首下一首>
  • 早秋

    张雨 [元]
  • 推荐诗人
    名句赏析
    字典|词典|成语|诗词|美文|谜语|问答
    ©2024 小百通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手机版/电脑版